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网络安全 > 正文

警惕“扫码送”扫丢了信息安全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4-26 】

在这里扫码就可以免费领取一只大鹅,谁能拒绝一只大鹅呢?近日,在北京很多商场和地铁站都能看到有人怀抱一米多高的大白鹅毛绒玩具,稍有停留,他们就过来热情搭讪,称扫码关注就送大鹅。

大鹅玩偶引人喜爱,但想免费将它带走,远不止扫码那么简单。据介绍,这些送大鹅的人负责给银行拉新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扫码送大鹅就是其营销手段之一。用户扫了码,还需要上传身份证,然后跳转到某银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页面,按要求操作就开通了账户。

近年来,部分商家在大街小巷用扫码送水果、送鸡蛋等形式吸引群众下载App、办信用卡。但需要注意的是,大意扫码很可能落入推销、牟利甚至诈骗的圈套。有的消费者扫了码,麻烦和担忧接踵而来,莫名关注了多个微信公众号,垃圾信息不胜其扰;有的被强行“圈粉”,被安装“流氓软件”,不断弹窗推送广告,甚至自动进入广告链接,下载各类App;更有甚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被不法分子安装了木马病毒程序,导致账号被盗,遭遇恶意营销盗取个人信息和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内钱款有被盗刷的风险。

看似举手之劳的“扫码送礼”往往变成深不可测的“陷阱”。无论是利用二维码恶意营销,还是恶意盗取用户信息,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及个人隐私权,必须予以强力遏制。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制定并推广符合国内市场环境的二维码技术标准,严厉打击利用二维码实施违法犯罪、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相关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品牌意识,用合法渠道推广产品、赢得用户,坚决摒弃投机取巧甚至坑蒙拐骗、侵犯用户利益的行为。广大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识,不扫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打开不明链接,不下载不明程序,让二维码非法营销广告无漏洞可钻。